“6·14信用记录关爱日”临近 捷信提醒消费者警惕“征信修复”陷阱
在“6·14信用记录关爱日”来临之际,捷信提醒广大消费者重视个人征信问题,通过正规渠道维护合法权益,切勿因侥幸心理被“征信修复”、“征信洗白”等骗局侵害。一直以来,捷信都十分注重向消费者进行征信相关科普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征信到底是什么、合法维护征信的好处、“洗白征信”的危害等等,让大众能更加正确看待不良信用记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防范新型诈骗套路,避免人身及财产受到损害。
征信记录是个人的经济身份证,又叫个人的“第二张身份证”,它记录了个人过去的信用行为,这些行为将影响未来的经济活动。由于一些突发状况或特殊原因,部分人的征信记录会变得“不好看”,例如短期内机构查询过多,显示贷款审批的查询频繁等。于是,一些不法分子看准了消费者对征信报告有维护需求的 “商机”,以“征信修复”“征信洗白”等名义,大肆宣传可删除信用报告中的不良信息,唆使用户委托其办理征信投诉、举报等事项,从中获利。
事实上,征信领域不存在“征信修复”、“征信洗白”等说法,用户应通过正规渠道维护自身权益,盲目相信“征信修复”反而会落入陷阱。不法分子会以注销网贷账户之名要求转账至“安全账户”,诈骗钱财;也可能借“恢复征信”的名号,套取个人信息后转移金融资产;或以办理贷款、修复征信为名收取查询费、手续费等。
在此,捷信提醒广大消费者,面对不法分子的行为,应做到“六不”——不轻信、不转账、不透露、不扫码、不点链接、不接未知电话;“两问”——主动问公安机关、主动问人民银行;“四不信”——征信洗白、逾期铲单、征信修复培训、征信修复代理等四类营销不可信。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应定期关注查询自身征信记录,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同时要养成理性消费习惯。如有信贷记录,务必按时足额还款,保证良好的信用记录。
捷信积极响应央行天津分行的号召,制作了“征信大讲堂”科普内容,以寓教于乐的方式继续向用户科普征信相关知识,希望借“6·14信用记录关爱日”的相关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征信、关注征信、珍爱信用记录,提升消费者对征信相关骗局的警惕性,以及通过合法合规渠道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让金融服务更安全便捷地为人民的生活赋能。
关于捷信
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信”)作为一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于2010年底正式在中国开业,其股东为国际消费金融服务提供商捷信集团。捷信致力于为那些无法被传统金融服务所覆盖、尤其是信用记录缺失或很少的群体提供负责任的金融信贷和金融服务,其业务覆盖全国29个省份和直辖市,300余个城市。捷信与全国多家知名零售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基于“2023战略”,捷信不断加速“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转型步伐。截至目前,已有超过4,400万用户注册了捷信金融APP,从而进入到捷信“一次使用 终身相伴”的数字化金融服务生态体系中。捷信积极布局智能客服,将智能机器人、质检机器人等人工智能产品广泛应用于多种场景,运营效率得以显著提升。凭借卓越的数据捕捉和分析能力,结合大数据、云服务、自动化和生物识别检测等现代前沿科技手段,捷信将自主核心的风险控制管理能力渗透到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以实现对每一位客户的高效、即时服务,成为他们终身可信赖的优质金融服务伙伴。
捷信集团是一家国际消费金融服务提供商,在全球9个国家开展业务。捷信集团在中东欧(捷克共和国与斯洛伐克)、独联体(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中国和东南亚(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等地运营。截至2020年12月31日,捷信集团通过全球大约333,299个贷款服务点(POS)、贷款处、办事处、邮局、汽车经销商组成的庞大销售网络,迄今已为超过1.385亿客户提供贷款服务。捷信集团总资产规模现已达到185亿欧元。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