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波儿:《乌海》主创团队,聊聊影视创作里的创意
创作是一种观察生活的方式,也是获取思想的一种方式。在创作中,我们敏感地捕获新的视角,新的思考,新的反馈。在前往自我的深处同时,慢慢接近这个世界的深处。
你是否对生活进行过细心地观察,由此找到与另一世界相连的独特接口?你是否能在一则视频中发现创作新的可能?当从影像创作者的角度出发,创意又会是什么样子?
这一期,巨量引擎推出的创意播客节目《意思波儿》,依然由互联网创意人毛冬主持,邀请了正在热播的电影《乌海》导演周子阳、摄影师戴显婧和互联网创意人徐凯敏,从创作者的角度,一起探讨创意的新可能。
创作者的“洞察”究竟是什么?
众所周知,在广告与创意行业中,洞察具有特定的含义,但从创作者的角度出发,洞察又存在着不同的解读。作为影像工作者的戴显婧来说,她认为洞察不一定需要有什么先变条件,而在于自我对周遭环境是否具有一定的敏感度,是否对事物具有好奇心和深入了解的驱动力。
同时,导演周子阳说道:“‘洞察’是广告行业的词汇,在我的创作朋友中,我们从来不聊这个词,而谈论更多是你是否足够敏感和敏锐,这种东西实际上就是你感知和捕捉真相的能力体现。”
因此,当洞察从广告行业进入到创作者中,它所代表的含义其实各不相同,广告行业的洞察更偏重在对受众和消费者的行为上,需要你能读懂消费者,最终为营销而服务。而创作者眼中的洞察偏向对生活事物的敏感和敏锐,需要你有观察生活的感知力,受个体环境影响,敏感类型差异,这就要求创作者需融入到生活当中,不能闭门造车。
作为一名创作者,是该扬长避短还是补齐短板?
影像创作者戴显婧说道:“对于创作而言,扬长避短和补齐短板并不是一个选择题,创作就像一个海绵,它是不断在汲取新东西的过程,也是在不断建立新兴趣和打破的过程,而最终还是在于创作者本身目的所在。”对于所擅长的东西,不拒绝夯实,对于不擅长的东西,也不拒绝尝试,就创作本身来讲,其实就是通过深入到自我的世界中,去找寻问题答案的过程。
创作内容也更像是一个寻找答案,自我表达的过程。在导演周子阳眼中,他说:“人如果不创作很难有思想,人是社会的个体,探索人的内心深处其实也是世界的深处。”创作是一个不断把思想聚焦凝练的方式,同处在太阳底下的人,更重要的是在创作的时候,你是否能把产生的问题让它找到最终的收口。所以,创作者需要不断积极地思考,去接触新鲜事物,但也需要不断深入自我深处。
创作的表达上,如何不流于形式而有内容?
对于影像创作者来说,偏重利用视觉呈现来讲故事,同样于广告片而言也是如此。用镜头展现内容,让画面更具有内容性非常重要。但不同的是,有的人所拍出来的视频画面空洞,无内容,但有的人却能把为画面赋予内容的灵魂。就此,摄影师戴显婧说道:“虽然作品都是主观的,感受也是见仁见智的,但能否有内容还是取决于创作者在拍摄中对人的观察,是否是真实的,故事的挖掘是否足够有深度。”画面的内容并不单纯是结构、图画色彩,还需要有人情味,最主要的是还原一种真实感。
而在导演周子阳的眼中,就如同他在拍摄《乌海》时,电影的创作在他看来是非常丰富的,可能有时候在视觉上会呈现得稍弱,但也是分类别而言,商业大片或许更偏向视觉呈现,但现实主义的影片会更注重现实,表现人内心的真实情感,在镜头语言上会与人物情感相匹配。
因此,在他们看来,技术一定是服务于表达的,任何形式的呈现,最终都会指向表达内容本身。
如何看待把创作内容商业化?
创作与商业两者向来都有着紧密的关系,而内容变现也是很多创作者商业化的路径。但有时候,创作逐渐商业化,会引起部分创作者的排斥,因为在很多人眼中,创作是很纯粹的东西,而商业是带有谋利性、目的性的,这两者看上去似乎具有着天然的对冲关系。但在摄影师戴显婧看来,她说:“我很尊重商业,很多企业家和商业经济也在推动社会发展。但就我的作品而言,它是一种纪录片或者说非虚构的内容,并没有直接的转化方式。因此,做纯粹的创作者就专注创作,如果一开始就奔着商业化的目的,收效肯定甚微,还不如在最初就用理性去思考出一条商业化创作的路径。”
在创作时,出发点不以商业化为优先,使得创作干净纯粹,在《乌海》导演周子阳眼中也是一样。在他看来,以电影为例,不同项目所对应的商业性回收体系方式是不一样的,借助媒体渠道进行电影宣发,收到高曝光效果和超高点击,也是另一种让内容被更多的人看到,与之产生共情的方式。
通常在广告行业中,所有的内容都会被赋予商业化的定义,使得创作变得不那么纯粹,但在有限的范围框架之中,尽力保持自我创作的完整和表达,也是内容创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部分。创作与商业并不是排斥关系,而在于你对创作内容的定位,随着内容越来越多元化,营销内容从服务产品到服务品牌背后的精神也会逐渐成为趋势,相信有洞察的纯粹创作会更多,而基于此的商业营销也会越来越内容化。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