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岩,为党报评论活了一辈子

王岩,为党报评论活了一辈子

王岩,为党报评论活了一辈子

王岩写满工作日记的笔记本。他在一篇日记的感悟中写道:“要珍惜生命,要善待别人,要学点真功夫,为百姓做点好事情。”

办公室里整整齐齐的三摞报纸定格在3月2日这一天。那是王岩每天必看的《人民日报》《辽宁日报》《沈阳日报》。52岁的他在3月3日凌晨因突发心梗离去,再没能走进办公室,翻看他最爱的报纸。

4月2日,是王岩离去一个月的时间,一篇题为《新时代的奋斗者——追忆沈阳市优秀共产党员、沈阳日报编委王岩》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以近乎刷屏的形式在流传。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沈阳日报》采编人员中依然有人怕抑制不住眼泪,不愿直面记者的采访,而只能通过微信用文字讲述王岩的点滴过往。

4月4日,在家人、同事、领导、同学、文友的讲述中,《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渐渐理解了中共沈阳市委追授王岩为沈阳市优秀共产党员时提出的“学习他把职业当事业、把使命当责任的优秀品质”的具体含义,也真切感受到他的同事流着泪、恳切地点着头说“他真是一个难得的好人”的缘由。

“沈轩言”的破题人,他从不畏难

王岩的同事曾对他有两个别称:难不倒、王十二论。

前者是因为,浸润在理论评论领域29年,王岩逻辑思维能力特别强,知识面又很广,称得上是个“杂家”,平时同事们遇到问题总会去问他,他通常都说得清楚明白,故得此一名。

后者是因为,王岩作为《沈阳日报》评论品牌“沈轩言”的破题人、总主笔,带领评论小组先后推出了“全运十二论”“微笑沈阳十二论”“全面振兴十二论”等一系列响当当的评论。

“沈轩言”是沈阳日报社评论史上的一次全新探索,它诞生于沈阳市承办第十二届全运会之前的2011年。“当时,报社希望进行一些改革,让党报评论更接地气,让读者更爱看,也更好地传达党委、政府的声音,有鲜明的价值引导。”沈阳日报报业集团副总裁、副总编辑罗宪杰告诉记者。

“开篇之作全运会系列从什么角度写、表达模式如何创新,甚至系列评论体量多大都在摸索。”在同事们的记忆中,虽然没有模式可循,但王岩不是畏难的人。罗宪杰说,当时,报社开了很多次研讨会,王岩几乎把能搜集到的材料都搜集到了。为了这次改革,他搜集的全部资料摞起来得有两米高。王岩就带着小组成员一遍遍地磨稿子,他付出的心血外人确实难以想象。

“全运十二论”系列稿件获得了辽宁省新闻奖一等奖。参与第十二届全运会筹备工作的一位领导曾说,这组系列评论写得真好,成了他们的工作指导。报纸每发出一篇他们就剪下来,贴在办公室白板上,一起学习。这让王岩和小组成员们都感到特别欣慰。

王岩对新任务新事物不怵头,并非只在工作中。他的大学同学李阳讲述了一件事:学校初次组织辩论赛,同学们怕丢丑不愿参加,王岩就劝大家参加。“不怕输了丢人呀?”有同学问他。“输不丢人,怕才丢人!”王岩笑着回答。同学们被说服后参赛了,王岩连续好多天泡在图书馆,在没有百度、搜狗的时代,他把手抄资料整理好,拿给队友一起研究。最终,他们在比赛中拿了冠军,庆功拍照时他让别人手捧奖状,自己却站在最边上。

新闻评论的一面旗,他精益求精

如今,“沈轩言”成了沈阳新闻评论的一面旗帜。在同事眼中,王岩对这面旗帜的爱护、执着得近乎苛刻。

“微笑沈阳系列,写完一稿我们就一块唠,互相提意见,可能因为其中一段的立意或者某句结尾的话有意思,又以此推倒重来。”《沈阳日报》记者傅淞岩说,“有一篇稿子改到第五遍时,市领导都认可了,王岩老师却说还要再改改。我当时挫败感、疲惫感交织,立马说回家了,不改了。”

路上,傅淞岩心里直翻腾,还改什么呢?不是挺好了吗?此时他错过了王岩的两个电话,接起第三个电话时,王岩上来就说:“让你受累了,写得已经很好了,但我想和你再商量商量。”听到年长又是领导的王岩这么真诚的话,初次合作的傅淞岩愣住了。王岩又接着说:“你在哪?你不用动地方了,我去找你。”

王岩找到了傅淞岩,又请他喝了咖啡。王岩把自己的意见娓娓道来,傅淞岩渐渐心悦诚服。如今,5年前的修改细节傅淞岩已记不清了,但这件事却难以忘怀。他感觉,改完那些评论之后,写作能力和以前不一样了。

这样的改稿故事不是个案。王岩去世前一天,3月2日晚10点,他和报社主任记者高志广微信沟通“五高”系列评论中优化营商环境篇的修改。彼时,高志广已借调市营商办一年有余,起草过相关重头文件。而那篇评论已修改至第三稿,王岩却依然希望在发展愿景方面再充实一下。“王岩编委没能看到最终修改后的稿子。”至今,高志广仍保留着那些微信。

稿子一改再改会不会烦?不会的。高志广说,他确实是写评论的一把好手,我佩服他。傅淞岩说,他能把改稿理由讲进你心里。还有人说,他就是精益求精那么一人儿,他有人格魅力,总能打动你。

笑中干,干中笑,他不知疲倦

主管评论、分管专副刊、参与轮值夜班,王岩的工作是“白加黑”,但他在同事心中总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

乐观也许是王岩的本性。他的同事们还记得,王岩离去前几天沈阳下了场大雪,早上他那开了14年的雪铁龙车门都打不开了,费了好大劲儿,他才从副驾驶门爬过去,一副狼狈样。午饭时,他却幽默地把大伙儿都逗乐了。

专副刊部主任于勤说,当前,媒体的好些工作都在探索中,报人平添了好多压力,有时难免畏难、抱怨,但王岩总说,事情总归要做,为什么不高高兴兴地做呢?媒体再变,但内容为王的基础不会变。

王岩的坚韧、乐观赢得了更多的信任。《沈阳日报》总编室原主任李振勇2017年退休,退休前社里问他党总支书记的职务由谁接替合适,李振勇说那肯定是王岩。“咱了解他,这些年重要的社论都出自他手,政治素养没得说。人又踏实可靠,干工作用不着督促。人品大家又都认可。”

因为乐观幽默,采访中,很多编辑说,送版签字时爱跟王岩聊几句,他寥寥数语中有独特见解,还特别逗趣。

友善对待身边人,他不求回报

王岩的工作态度让同事敬佩,他的友善更让同事们说着说着就掉了泪。

“我是他的部下,也算他的师姐,每次去找他说工作,临走他总是站起来送我。”于勤说,王岩一米八几的大个子,站起来还得略微哈着腰说话,“其实他不那样也没什么,又不是偶尔一两次一起谈工作,几乎每天都得说说工作的事。”

王岩的善意体现在细微举动中,也体现在他经手的评论稿中。王岩的妻子周利说,创作“微笑沈阳”“幸福沈阳”等稿件时,王岩曾和她在饭桌上探讨微笑是什么、什么是幸福。王岩认为,微笑是一种温暖,而幸福是拥有、是给予、是宽容。

“王岩的善意是发自内心的,没人要求他,他就那么做了。”李阳说,大学时,王岩同寝室的同学病了,夜里大家都困了睡了,王岩一个人陪护一夜;年近八旬的班主任老师旅居美国后,和王岩的越洋电话有时会聊很久,到深夜,忘了电话两端是有时差的。王岩说,老师年纪大了,谁能不老,师恩难忘。

“王岩不是多么高大的英雄人物,他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平凡的人,但他做的事儿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也许我们能做到一件两件,但王岩做得太多太多。”李阳对王岩的这份认知并不孤立。周利说,王岩曾在长春驻站一年,往返沈阳、长春时总帮一个通讯员的家人带药,病人家属一直记恩,王岩却早忘了。

王岩的奖状、证书厚厚一摞,其中有一份证书上写着:您撰写的《雷锋精神:沈阳最根本的精神基因——辽沈专家深度阐释“把雷锋精神作为沈阳城市精神”》获一等奖。也许,王岩把雷锋精神内化于心了吧,所有的荣誉都是他内在精神的体现。

■记者手记

缅怀 学习 继承

□洪玉华

“他工作忙,我怨过他,但怨归怨,我理解他。”采访中,王岩妻子周利哭着说的这句话,让记者深深体会到了那份在背后默默付出的家人的真性情。

王岩姐姐王巍哭着说,看了一辈子报纸的老父亲,现在不敢看报纸了。老父亲说,他只当王岩在报社忙,没空来看他。

王岩的突然离去给家人带来的痛无法言说。在沈阳日报社,一个多月以来,这份痛也在延续,以缅怀、学习、继承的方式延续。他的同事高志广说,自己前些天带队去调研,中午就发病了,下午还是坚持走完了3家企业,晚上病重了才去住院。那时,他想到了报社很多同事,他们都在憋着泪努力工作,因为大家都知道,做好本职工作是对王岩最好的怀念。

是的,学习是最好的怀念。我们要学习王岩的坚韧、乐观与友善,在媒体融合转型的过程中,我们更需要学习王岩的敬业与担当,学习他把职业当事业、把使命当责任的优秀品质。

王岩的同事周杰说,王岩在的时候也没觉得他有多么惊天动地,但他走了以后,回想起来却感觉他好像无处不在。他这一生挺像《沈阳日报》的定位: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

学习王岩的思想与品质,传递他曾经传递的温暖与善意,继承发扬他全心投入新闻工作的精神,是沈阳日报人正在做的事,也应该成为每一个新时代媒体人的作为。

关键词:

责任编辑:yt421

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百度地图 |

本网站由中国观察者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信箱:992 58 35@qq.com 媒体合作QQ:992 58 35

1999-2018 www.guanchazhe.net  All Rights Reserved